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

108 年考題大綱變化之後之中文圖書分類與編目考題分析


 108年考題大綱變化後,中文圖書分類與編目 40-50 題難度增加,反而成為決勝的關鍵

可參考考題大綱變化後,各考題大綱的分布情形

2023年5月13日 星期六

編目倫理守則 vs EDI

 透過編目能不能具體實踐 EDI?

之前讓我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LIS News 選出2021十大影響圖書館界的時事 (Ten Stories That Shaped 2021),其中有一則新聞很有趣,就是美國國會圖書館將主題標目中的 " aliens" 與 "illegal aliens" 修改成 "noncitizens" 與 "illegal immigration"

編目也有倫理守則,2021年由編目倫理指導委員會 (Cataloging Ethics Steering Committee, CESC) 發布的10守則分別如下

  1. We catalogue resources in our collections with the end-user in mind to facilitate access and promote discovery. (我們以使用者為中心進行館藏編目,以便於方便取用與促進探索)
  2. We commit to describing resources without discrimination whilst respecting the privacy and preferences of their associated agents. (我們承諾不加歧視的描述資源,同時尊重相關機構的隱私和偏好。)
  3. We acknowledge that we bring our biases to the workplace; therefore, we strive to overcome personal, institutional, and societal prejudices in our work. (我們承認我們將偏見帶入了工作場所;因此,我們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個人、制度和社會偏見。)
  4. We recognise that interoperability and consistent application of standards help our users find and access materials. However, all standards are biased; we will approach them critically and advocate to make cataloguing more inclusive. (我們認知到標準的互通性和一致性應用有助於我們的使用者查找和取用資料。然而,所有的標準都是有偏見的;我們將以批判性思考的態度地對待,並宣導使編目更具包容性。)
  5. We support efforts to make standards and tools financially, intellectually, and technologically accessible to all cataloguers, and developed with evidence-based research and stakeholder input. (我們努力使標準和工具讓所有編目員在經濟上、智力上和技術上可讓所有編者者使用,並在以實證為基礎的研究和利益相關者的投入下開發。)
  6. We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our cataloguing decisions and advocate for transparency in our institutional practices and policies. (我們對我們的編目決定負責,並提倡我們機構實踐和政策的透明度。)
  7. We collaborate widely to support the creation, distribution, maintenance, and enrichment of metadata in various environments and jurisdictions. (我們廣泛合作以支持在各種環境和司法管轄區下創建、傳布、維護和進行詮釋資料加值。)
  8. We insist on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in the workplace. We promote education, training, equitable pay, and a fair work environment for everyone who catalogues so that they can continue to support search and discovery.(我們堅持工作場所的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我們為所有編目員提倡教育、培訓、公平薪酬和公平的工作環境,以便他們能夠繼續支援檢索和探索。)
  9. We advocate for the value of cataloguing work within our organisations and with external partners. (我們提倡在我們的組織內部和與外部合作夥伴一起進行編目工作的價值。)
  10. We work with our user communities to understand their needs in order to provide relevant and timely services. (我們與使用者社群合作,了解他們的需求,以便提供相關和及時的服務。)

2022年8月17日 星期三

IFLA-UNESCO 公共圖書館宣言 2022 年更新

 在2021年一直說要更新的公共圖書館宣言更新版終於出版了,這一版重要的精神就是加入包容,支援永續發展目標持續發展,公民參與,個人成就,數位落差等。

明顯的差異如下

  • 宣言中用字遣詞更為謹慎,即使透過文字也能展現包容

ex: 前一版宣言中

The services of the public library are provided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of access for all, regardless of age, race, sex, religion, nationality, language or social status.

2022年版本修正為

The services of the public library are provided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of access for all, regardless of age, ethnicity, gender, religion, nationality, language, social status, and any other characteristic.

  •  公共圖書館任務的改變

前一版宣言列出12項公共圖書館資訊,素養,教育,文化的核心功能。

The following key missions which relate to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nd culture should be at the core of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2022年版本將原本的任務加入新的元素,將原本的核心增加了包容與公民參與,並將舊宣言的12個任務加入新元素並融合成11個任務,並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一致。

The following key missions which relate to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clusivity, civic participation and culture should be at the core of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Through these key missions, public libraries contribut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re equitable, humane, and sustainable societies.

  • 經費,立法與網絡的章節很有趣,新舊宣言的第一句話就有微妙的差異

The public library shall in principle be free of charge.

2022年版

Access to the public library building and services shall in principle be free of charge.

這一段也特別增加了數位時代下版權與智慧產權立法與圖書館可以跟實體一樣以合理價格採購及取用電子資源。

In the digital era, copyright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legislation must ensure public libraries the same capacity to procure and give access to digital content on reasonable terms as is the case with physical resources.

  • 營運與管理,2022前版新增了增加在地知識與社區參與對圖書館制定決策之重要性; 並強調公共圖書館績效評估以展現圖書館價值。
  • 夥伴關係 (Partnerships) 為2022 年版宣言中的新章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Public Library Manifesto, UNESCO) -2022 年更新版與1994年版的比較 

 

1994年版本

2022版本

段落

  1.        前言
  2.             公共圖書館
  3.             公共圖書館任務
  4.             經費,立法與網絡
  5.             運作與管理
  6.             宣言的執行

  1.             前言
  2.             公共圖書館
  3.             公共圖書館任務
  4.             經費,立法與網絡
  5.             運作與管理
  6.             夥伴關係
  7.             宣言的執行

核心面向

四面向

資訊,素養,教育,文化

六面向

資訊,素養,教育,文化,包容與公民參與

具體目標

 

 

1

從小建立與強化兒童的閱讀習慣

(creating and strengthening reading habits in children from an early age)

creating and strengthening reading habits in children from birth to adulthood; 

 差異點思考👀

  • 是從出生到成人的全齡服務
  • 閱讀是一輩子的事

2

支援各種層級的正規教育及自我進修

(supporting both individual and self conducted education as well as formal education at all level)

Providing access to a broad range of information and ideas free from censorship, supporting formal and informal education at all levels as well as lifelong learning enabling the ongoing, voluntary and selfconducted pursuit of knowledge for people at all stages of life;

 差異點思考👀,加上

  •  沒有被查禁的知識
  •   非正規教育(原本只有正規教育)
  •   終身學習
  •   自主學習 (持續,自願,自我追求)

3

提供個人創造性發展的機會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al creative development)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al creative development, and stimulating imagination, creativity, curiosity, and empathy;

 

差異點思考👀,加上

  • 激發想像力、創造力、好奇心和同理心,而這些不是僅有兒童與青少年,隱含了個人成就的精神

4

激勵兒童與青少年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stimulating the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5

促進民眾對文化資產的認知,以及對藝術、科技成就與創新的欣賞

(promoting awareness of cultural heritage, appreciation of the arts,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andinnovations)

 

preservation of, and access to, local and Indigenous data, knowledge, and heritage (including oral tradition), providing an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local community can take an active role in identifying materials to be captured, preserved and shar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mmunity's wishes;

 

差異點思考👀,加上

  • 社區扮演主動角色,可辨識,取得,保存與分享
  • 在地化資料,知識與文化資產(包括口述傳統文化)

8

口述傳統文化的保存與傳播

(supporting the oral tradition)

6

提供對所有表演藝術的取用

(providing access to cultural expressions of all performing arts)

promoting preservation of and meaningful access to cultural expressions and heritage, appreciation of the arts, open access to scientific knowledg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s, as expressed in traditional media, as well as digitised and born-digital material.

 

差異點思考👀,加上

  • 加上保存的觀念
  • 取用範圍變廣,也包括了公開近用科學知識,研究與發明
  • 取用資料類型包括數位化與數位原生資料

 

7

培養跨文化對話與鼓勵多元文化

(fostering inter-cultural dialogue and favouring cultural diversity)

fostering inter-cultural dialogue and favouring cultural diversity

 

一模一樣

9

確保民眾取用各式的社區資訊

(ensuring access for citizens to all sorts of community information)

ensuring access for all people to all sorts of community information and opportunities for community organising, in recognition of the library’s role at the core of the social fabric;

 差異點思考👀,加上

  • 圖書館在社會中的角色有社區的組織者

10

提供地方企業、協會、組織充分的資訊服務

(providing adequate information services to local enterprises, associations and interest groups)

providing adequate information services to local enterprises, associations and interest groups;

 

一模一樣

11

促進資訊與電腦素養技能的培養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literacy skills)

initiating, supporting and participating in literacy activities and programmes to build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and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digital literacy skills for all people at all ages, in the spirit of equipping an informed, democratic society;

 差異點思考👀,加上

  • 強調素養的多樣化與全齡性,包含媒體素養,數位素養
  • 民主社會的需求

12

支持、參與和舉辦適合各種年齡層民眾的活動及課程

(supporting and participating in literacy activities and programmes for all age groups, and initiating suchactivities if necessary)

 2022年版新增

 

providing services to their communities both in-person and remotely through digital technologies allowing access to information, collections, and programmes whenever possible;

 差異點思考👀,加上

  • 透過數位科技提供個人化與遠距服務

 宣言完整版連結


2022年6月29日 星期三

The Public 公共圖書館員

 1998年的片子,直到現在我才看到

有太多想要紀錄的片段

👉公共圖書館員 The Public 電影中的片頭影片是 1947年職業介紹影片中的圖書館員的介紹
The Librarian - 1947 Vocational Guidance Film,即使過了半世紀,圖書館員知書知人的特質仍舊不變

👉片頭曲 Weaponized · Rhymefest 化為武器....武器是甚麼? 片中的對峙場面,雙方所持有的"武器" 是什麼?

👉圖書館開門時,不會有人試圖阻止你進去,但這跟猶太人沒有關係

👉「哪裡窮人為吃飽肚子而抗爭,哪裡就有我」...這本書不僅僅是在男主下屬想要轉職時埋下伏筆後,在之後兩方對峙時,嗜血的記者問男主描述圖書館內的狀況時,男主角也用同一本書巧妙地回答記者。

「哪裡窮人為吃飽肚子而抗爭,哪裡就有我;哪裡有警察毆打窮人,哪裡就有我;我就在憤怒呼喊的人群中,我就在聞到晚飯香而歡笑的孩子間,人們能夠享用自己的糧食,住進靠雙手建造的家中時,我就在其中。 」

👉在圖書館內的裸男唱的歌曲與最後和平抗爭下所合唱的歌曲是 1972年黑人創作歌手Johnny Nash譜寫的「I Can See Clearly Now」
"I can see clearly now, the rain is gone
I can see all obstacles in my way
Gone are the dark clouds that had me blind
It's gonna be a bright (bright), bright (bright)
Sun shiny day
I think I can make it now, the pain is gone
All of the bad feelings have disappeared
Here is the rainbow I've been prayin' for
It's gonna be a bright (bright), bright (bright)
Sun shiny day
Look all around, there's nothin' but blue skies
Look straight ahead, nothin' but blue skies
I can see clearly now, the rain is gone
I can see all obstacles in my way
Gone are the dark clouds that had me blind
It's gonna be a bright (bright), bright (bright)
Sun shiny day

😂千奇百怪的問題,即使聽到很奇特的問題時,身為專業圖書館員的我們要保持冷靜

😕包容? 歧視? 投訴? 精神病患? 影片中有許多顯而易見的問題可以討論。圖書館努力的在個人和其他讀者的權力間達到平衡,並創造安全健康的環境

❓形容一個人為貓王到底是褒還是貶?? 片中看到的都是揶揄

👉資訊取用自由的憲法第一修正權? 好奇是怎樣的一條條文。 👉圖書館員重視資訊自由權,這是我們工作的核心教條 👉我們在這裡最大的難處,就是明白我們到底該維護哪邊的權利。有時候我回到家後會哭著睡著,因為我們只是凡人,對嗎? 👿你為什麼決定成為圖書館員? 工作時可以整天坐著看書,感覺一定很棒? 📚一本被讀者塗鴉的古蘭經 👏Books save my life 書是有形的,可以拿在手上,讀進腦子裡,所以沒錯,書救了我一命 🎥台灣翻譯成公共圖書館員,於2022年5月份上映。日本翻譯為圖書館的奇蹟,於2020年7月份上映。 🙏我們是公共圖書館,不是遊民收容所。不,我們一直跟收容所沒兩樣。



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

ACRL 學術圖書館趨勢

 因為是高普考,因此命題會緊扣學術圖書館。以下趨勢的部分請同學在考前背起來,可用在申論的起與合。以下 CP 值高,請考前背誦下來。(趨勢整合圖檔案)

2022年也會Release 新的學術圖書館趨勢,請持續追蹤。

2012 ACRL 學術圖書館十大趨勢

  1. 傳遞與證明圖書館價值(Communicating value)
  2. 資料庋用(Data curation)
  3. 數位長期保存(Digital preservation)
  4. 隨高等教育環境變動而調整(Higher education)
  5. 持續導入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6. 因應行動環境推出新服務(Mobile environment)
  7. 讀者導向的電子書採購(Patron driven e-book acquisition)
  8. 隨學術傳播模式的演進提供相應的服務(Scholarly communication)
  9. 培養館員因應新挑戰的能力(Staffing)
  10. 了解使用者行為與期望(User behaviors and expectations)


2014 ACRL 學術圖書館趨勢 

  1. Data (資料) ,分成新集思與合作機會 (New initiatives and collaborative opportunities) ,研究人員,機構典藏與期刊代理商合作金三角 (Cooperative roles for researchers, repositories, and journal publishers),集成商與期刊出版社攜手合作建置發現系統與資料的再使用 (Cooperative roles for researchers, repositories, and journal publishers)
  2. 載體的進步讓數位服務日趨成熟 (Device neutral digital services)
  3. 高等教育成果公開近用 (Evolving openness in higher education), 包括公開取用 (Open access) 與公開教育 (Open education)
  4. 協助學生成功 (Student success)
  5. 以能力為基礎的協助學生學習 (Competency-based learning)
  6. 替代計量學 (Altmetrics)
  7. 數位人文 (Digital humanities)


2016 ACRL 學術圖書館趨勢 

  1. 研究資料服務(Research data services (RDS))
  2. 資料政策與資料管理暨化 (Data policies and data management plans)
  3. 提供研究資料服務之館員專業發展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librarians providing RDS)
  4. 數位化學術中心(Digital scholarship)
  5. 館藏評估趨勢(Collection assessment trends)
  6. 圖書館自動化廠商與內容提供商之合併(ILS and content provider/fulfillment mergers)
  7. 學習歷程(Evidence of learning: Student success, learning analytics, credentialing)
  8. 高等教育資訊素養架構帶來新方向 (New directions with the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Higher Education)- 包括數位資源流暢性架構與批判性資訊素養架構  (Digital fluency in the Framework) & (Critical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the Framework)
  9. 替代計量學 (Altmetrics)
  10. 新興職位 (Emerging staff positions)
  11. 開放教育資源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OER)


💬ACRL 提出的高等教育資訊素養框架2016的六項核心概念

權威是建構性、具情境脈絡的 (Authority Is Constructed and Contextual)
資訊創造是一個過程(Information Creation as a Process)
資訊有其價值(Information Has Value)
研究是一種探究(Research as Inquiry)
學術是一種對話(Scholarship as Conversation)
檢索是一種策略性的探索(Searching as Strategic Exploration)

政策中心有將此簡譯

  1. 出版商與資料庫廠商的服務型態轉變為增強探索,分析,提高文章生產與研究流程。 (Publisher and vendor landscape)
  2. 假新聞與資訊素養 (Fake News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3. 圖書館的專案管理方法 (Project management approaches in libraries)
  4. 開放教育環境下的教科書供給 (Textbook affordability and OER)
  5. 分析,資料蒐集與道德議題 (Learning analytics, data collection, and ethical concerns)
  6. 研究資料集的採訪,文字挖掘與資料科學 (Research datasets acquisition, text mining, and data science)
  7. 採購模式發展新型態 - DDA 與 STL之成長與消逝 (Acquisition model developments)
  8. 開放存取館藏發展政策與贊助 APC (Open access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ies ad funding schemes)
  9. 珍貴紙本館藏存儲 (Legacy print collections) 

2020 ACRL 學術圖書館趨勢 

 政策中心有中文簡短翻譯版本 

  1. 變革管理: 領導的新技能 (Change management: New skills for new leadership)
  2. 演變中的整合性圖書館系統 (Evolving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s)
  3. 學習分析(Learning analytics): 運用分析技術協助教學、課程,與支援體系(如圖書館、輔導中心、助教、教發中心等),達成學生學習目標
  4. 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Machine learning and AI)
  5. 開放取用: 過度與轉型 (Open access: Transi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6. 研究資料服務 :  道德議題與趨向成熟 (Research Data Services (RDS): Ethics and maturation)
  7. 社會正義、批判性圖書館學與批判性數位教育 (Social justice, critical librarianship, and critical digital pedagogy)
  8. 串流媒體 (Streaming media)
  9. 學生福祉 (Student wellbeing)

2022 ACRL 學術圖書館趨勢

 政策中心有中文簡短翻譯版本 

  1. 疫情相關趨勢 (COVID-related trends) :疫情帶來破壞性創新,包括實體圖書館暫時關閉與進行數位移轉,疫情也凸顯長期存在之取用平等議題。圖書館持續重新聚焦數位素養,數位學習以及原生數位館藏發展議題。
  2. 圖書館館員的挑戰 (Library staffing challenges)  :疫情與種族議題對圖書館員以及高等教育人員任用帶來影響,預算削減與任用凍結導致人力緊縮。
  3. 空間利用 (Space utilization): 除了疫情帶來的實體空間關閉以及維持社交距離影響之外,圖書館空間趨勢仍會因預算因素,不同使用案例影響到空間的分配,建造與使用的方式。
  4. 合作館藏與共享紙本保存之成長(Collaborative collections and growth of shared print): 從 HathiTrust到近年來有許多團體成立推動共享紙本保存。另外,數位借閱控制 (controlled digital lending ,CDL) 成為新興趨勢,CDL讓圖書館在有管控的條件下出借數位化館藏替代實體館藏。不過,CDL的合法性議題仍懸而未決。
  5. 開放一切(Open everything):開放近用的趨勢已然形成,開放近用獎學金,開放資料,開放教育資源,大多數的機構仍欠缺整合性策略。開放不僅僅代表的是取用開放,還包括用通俗的語言撰寫學術文章此外,轉型合約的簽訂,BigDeal 合約的取消,開放近用仍會是學術圖書館員與管理人員的關注點
  6. 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已然嵌入在學術圖書館的服務與管理工具中。例如在虛擬參考服務中使用聊天機器人 (chatbots),用 AI 做DDC分類等
  7. 資料 (Data):大數據,研究資料管理,資料挖掘 (data mining),資料庋用 (Data Curation) ,資料視覺化技能 (data visualization skills)
  8. 批判性圖書館學 (Critical librarianship): 批判性圖書館學 vs 傳統圖書館學。批判性圖書館學與批判性教學法 (Critical pedagogy)。批判性圖書館學認為,圖書館員有許多機會通過具體行動來對抗不平等、種族主義、性別歧視和其他問題。同時在文章中也講到了批判性資訊素養架構(Critical information literacy ,CIL)

PS:批判性教學是一種教學取向或教學方式,它企圖幫助學生質疑、挑戰人們對於宰制的信念與實踐。換句話說,這種教學取向是一種幫助學生成就「批判意識」的理論與實踐。)



圖書資訊學術與實務研討會重點-2021

 2021/11/26-27 之圖書資訊學術與實務研討會中有蠻多考試重點可以記憶的。其中值得一讀的文章與重點如下: 

1. 人物與機構之知識圖譜分析工具發展與數位人文應用==>數位人文的近讀與遠讀 。

「近讀」為透過閱讀文本後,對文本進行的自我註解與歸納歷程,「遠讀」則為不仰賴人工閱讀的方式解讀資料,而是透過數位工具將文本內容進行摘要或抽象式概念的提取,並搭配資訊視覺化進行資料的解構與重組歷程。

2. 應用行動研究法於中學生資料素養工作坊:以人與資料互動(Human-Data Interaction)觀點探討

資料素養 (Data Literacy): 資料素養包含「使用資料作為論證思維的基礎」、「使用適當的資料與工具來支持想法」、「從資料中解釋資訊」與「評估基於資料的推論和解釋」、「使用資料解決實際的問題,並與他人交流解決方案」等能力。

3. 圖書館書目分類號編目校正之研究:以輔大圖書館書目為例

建立自動文件分類之流程為:(1) 特徵擷取: 文件的關鍵詞彙(特徵詞彙),為擷取文件中有意義或重要的詞彙,透過這些詞彙找出與類別的關係,方便進行分類。(2) 相似度運算: 傳統自動分類方法忽略詞語之間的關係,並不能完全反映原文本的主題內容,為了解決一詞多義影響分類效果的問題、提高召回率(recall),基於詞上下文向量的詞語相似度計算可以提高分類的準確率

4. 臺灣公共圖書館政策發展:實務導向之政策分析

七大政策方向,包括:1.學習與素養、2.多元與包容、3.交流與體驗、4.專業與成長、5.數位轉型、6.社區連結與夥伴合作、7.特色館藏與地方文化記憶。

這以下的部分蠻適合地特同學參考。

一) 學習與素養(learning and literacy)1. 推廣閱讀:探索與獲取知識的寶地與民眾滋養心靈與激發創意的地方。
2. 促進終身學習:重視各年齡層讀者的資訊需求,推動雙語學習之角色,以提升民眾之雙語素養。
3. 落實優質教育:早期素養與重視各年齡層讀者的閱讀習慣,培養民眾多元的文化素養。
(二) 多元與包容(diversity and inclusion)1. 支持多元價值:不受種族、性別、宗教、政治立場之影響,提供各種立場、觀點、語言的館藏,以彰顯圖書館民主、平等、多元、包容等價值。
2. 維護取用平權:大門為所有人而開,兼容不同收入、階層、年齡、性別、種族或其他背景之人士。館藏徵集當反應不同族群的資訊需求,並規劃適齡的活動內容;透過前述館藏資源與創新服務,提供學習機會,以縮減貧富差距。
3. 重視社會關懷:應針對原住民、新住民、樂齡族、偏鄉居民、弱勢兒童、身心障礙者等族群的需求,提供合適的館藏、服務和活動。透過推廣服務,主動提供資源與服務至弱勢地區,以縮減城鄉差距。
(三) 交流與體驗(exchange and experience)1. 人性設計:空間應兼顧美感與功能,充分發揮閱讀、學習、體驗、聚會與創新之空間功能。其建築設計則應以舒適化、環保化、科技化、行動化、合作化、分眾化、自由化為原則,以同時達成前述賦權參與和創新體驗之目標。
2. 交流場所:是一個開放的公共空間,座落地點應以方便讀者使用為主要知社區活動和政府訊息、學習當地法規及參與民主過程之場所。
3. 體驗空間:應成為具備學習體驗、創意發想的環境,並依各館之發展特色,適當地提供各種工具與設備,作為創作空間或展演場域;進而依民眾需求,發揮無限延伸的空間角色。
4. 民眾參與:應支持賦權和參與,實際與民眾對話、傾聽民眾的需求,並邀請民眾實際參與圖書館活動和服務的規劃,構築以民眾需求為導向的圖書館,進
而提升民眾對圖書館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5. 地標意象:為城市的指標性地標,亦是精神性的象徵,如實地成為內外兼具的圖書館。
(四) 專業與成長(expertise and growing)1. 充實經費:
2. 培育人才:
3. 強化組織:明訂短期、中期、長期目標,並透過可測量的結果評估成效;透過研訂圖書館發展政策與標準,提升公共圖書館編制職等、提高編制員額、推動總分館體制、建立圖書館輔導及評鑑機制,以提升服務品質,並降低編制人員流動率。
4. 品牌管理:透過實體與虛擬平台(如:官方網頁與社群媒體等)經營圖書館品牌形象,建立各界對圖書館的正向觀感。
(五) 數位轉型(digitalization)1. 善用資料:善用各項圖書館統計資料,同時,運用網站、資料庫與社群媒體資料,掌握讀者需求與偏好,做出資料導向的決策,以精準地掌握不同類型讀者之需求,作為館藏發展與數位加值服務之依據,提供適切的服務,並更精準地行銷推廣。
2. 導入科技:善用資訊科技,優化圖書館內部作業流程;增加並改善軟、硬體設備品質(例如:借閱行動應用程式、RFID、自助借還書機、網路設備、3D 列印、創客空間),融入新科技相關服務(例如:提供行動服務、線上直播),以提升管理的方便性、減緩人力不足的問題,並提高服務的使用效率。
3. 數位加值:運用既有的數位典藏資源,或將合適的館藏進行數位化,提供各種加值應用服務,加強推廣,方便讀者取用。
(六) 社區連結 與夥伴合作( connection and collaboration)1. 社區連結:應作為當地民眾生活中,在工作與居家之外的第三場域,與社區建立更緊密之關係。
2. 異業結盟:公共圖書館服務以滿足民眾需求為導向,與博物館、美術館、生活美學館、出版社、學校和社區等進行跨領域的協同合作。
3. 館際合作:除了圖書館間互通有無的館際合作之外,公共圖書館可推動通借通還,以提供便民服務,並滿足當地民眾需求。
4. 資源共享:公共圖書館可共享資源、資訊、想法與創意,以提高服務效率及品質。
(七) 特色館藏與地方文化記憶(collection andheritage)1. 充實館藏:依各館需求,充實多樣且優質的館藏資源,發展地方特色館藏,以提升館藏品質(如:可參考優良讀物評選書單)。同時,透過設置虛擬數位空間、建置電子資源館藏、提供數位化服務,以強化數位體驗。
2. 蒐集地方文獻:除了保存各類館藏與文化記錄,公共圖書館應重視地方學,蒐集並展示當地特色或地方文學相關館藏資源,為地方保留文化記憶。
3. 推廣地方文獻:公共圖書館可邀請地方文史人士、藝術家進駐圖書館或透過其他活動,提升地方文獻與文化記憶之推廣效益。

5. 以社會包容觀點探索國內圖書館特殊需求讀者之相關研究發展

社會包容(social inclusion)是促進社會中所有人機會平等。Cruz(2018)提出圖書館包容性服務的四大面向1. 「建築」在實體環境的設施設備應該符合無障礙需求;2. 「服務」面向:重視透過專業的服務設計達到符合不同需求,如活動中同時有手語翻譯、針對身心障礙者規劃的閱讀活動、以身心障礙者為主角的相關書籍介紹等;3;「館藏」面向: 強調提供不同版本格式的資源,如易讀本、大字版及有聲資源等;4. 「人員訓練」面向重視館員專業知能的長期培訓。

6.美國與臺灣數位人文教育之研究

「數位人文」的概念實際上是發源1940 年代的美國,脫胎自三個人文學的研究領域:人文計算學(Humanities Computing)、電子文本(E-Text)與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es)。「數位人文」與前三者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它們著重實體物件的轉換程序與技術的學習,「數位人文」則關注在數位資源的運用上,人文學者將先前數位典藏的成果,結合數位工具進行深入研究、資源重組以及過往文獻的再分析。

7.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研究資料管理服務發展暨服務需求分析

2022年2月27日 星期日

2021 年ACRL 環境掃描報告

 ACRL 每雙數年會發表學術圖書館趨勢 (ACRL Top Trends in Academic Libraries) ,每單數年會發表高等教育環境掃描報告 (ACRL Environmental Scan)

今年的報告中有幾個重點,整理如下:

1. 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 (COVID-19 Challenges) :

    母機構的收入短缺直接影響到圖書館的營運。新冠疫情加速圖書館的數位移轉。

 

2. 多元性,公平性,包容性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2-1 評估的公平性 (Equity in Assessment): 機構可利用學習分析的方法讓學生更能夠達成學習目標 ==> 學習分析

2-2 批判性圖書館學 (Critical Librarianship): 與2020學術圖書館的第7個趨勢一致==> 社會正義

2-3 學生即夥伴 (Students as Partners, SaP) 

 

3. 持續擴展的素養 (Expanding Literacies)

3-1 數位素養 (Digital Literacy)

3-2 科學素養 (Science Literacy) ==> 科學素養在教育大辭典的定義

3-3 隱私素養 (Privacy Literacy) : 隱私素養在國外文獻之定義為:  "the understanding that consumers have of the information landscape with which they interact and their responsibilities within that landscape",隱私素養教育可以錫柱使用者在社交媒體網站評估線上共享其私人資訊的風險。

3-4 資料素養與倫理議題 (Data Literacy and Ethics) ==> 大數據的大快雜疑的4V特性,需要靠資料素養的能力才能夠正確的解讀

     資料素養的定義: "資料素養是指閱讀、理解、建立和將資料作為資訊進行通訊的能力" "資料素養包括理解資料的含義,包括如何恰當地閱讀圖表,從資料中得出正確的結論,以及識別何時以誤導或不恰當的方式使用資料。"

 

4. 館藏與取用服務(Collections and Access Services)

4-1 因應新冠疫情帶來之挑戰與反應(Response to Access Challenges Due to COVID-19)

4-2 開放教育資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OER)

4-3 數位借閱控制(Controlled Digital Lending, CDL) 疫即即便是數位版,對於借出時間、數量和可同時閱覽的人數均有限制。相關時事可參考 【全球四大出版社聯合控告網路數位圖書館侵犯版權】。

4-4 合約協商: 取消Big Deal 合約,圖書館開始與出版社簽訂轉型化合約 (License Negotiations: Big Deal Cancellations and Transformative Agreements) 

 

第四部份請連結技術服務的館藏發展與管理的考題。很時事。

 

5. 研究服務與支援 (Research Services and Support)

5-1 高等教育的研究支援 (Research Support in HE)

5-2 開放科學與研究資料服務 (Open Science and Research Data Services)

5-3 預印本的成長 (Growth in Preprints) 

 

6. 新興資訊科技 (Emerging Technologies)

6-1 不斷進化的圖書館系統 (Evolving Library Systems)==> LSP 

6-2 沉浸式技術 (Immersive (XR/VR/AR) Technologies)

 

第六部分請連結至資訊系統與資訊檢索考科。尤其是 LSP 目前在國內已有相當多的學校使用。